共青团工作
【青马工程·青年研讨分享(一)】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 共绘柳州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7-31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编者按:在柳州机关青年成长的赛道上,“青马工程”始终是淬炼初心的熔炉、砥砺担当的平台、指引方向的旗帜。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载体,它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滋养,用时代使命凝聚力量,引导机关青年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在知行合一中锤炼过硬本领。今年市直机关“青马工程”培训班上,围绕“柳州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机关年轻干部结合岗位挺膺担当”这一主题,学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柳州发展实践相融合,把对人工智能浪潮的思考与岗位履职的体悟相贯通,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生动诠释。

现刊发部分学员的感悟,旨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让大家在交流中互学互鉴,在共鸣中凝聚共识。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青春担当是这场攻坚征程的鲜亮底色。希望这些分享能成为更多机关青年的思想养分,激励大家以信仰为帆,树牢“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把智慧融入AI赋能千行百业的实践中,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让理想信念在挺膺担当中闪光,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注入青春力量。



我们常说,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可曾想过,当AI浪潮涌入柳州,我们的生活会绽放怎样的惊喜?清晨,AI衣橱根据天气、行程和心情,为你定制“会呼吸”的穿搭;早餐时,AI厨房根据你的体检数据用3D打印的食材制作出美味食物;出行路上,全息导航温柔提醒:“江滨公园有鱼群跃出水面,是否切换骑行路线?”朋友们,几百年前的人们想不到今天的生活,而我们今天畅想的,正是柳州明天更美好的生活——而书写这一切的,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

一、背景机遇: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柳州方位

柳州作为广西工业重镇,拥有汽车、钢铁、机械三大支柱产业,覆盖33个行业大类。近年来,我们以“老三样”焕新为抓手,推动“人工智能+”落地:2024年柳州新能源汽车完成生产77.6万辆,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突破300万辆。智能终端及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超五成,柳钢高技术钢材、柳工5G智能工厂等成果,正推动柳州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跃迁。

当前,“AI+”正在重塑千行百业。广西明确提出力争到2027年,形成100个标志性智能产品,打造10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柳州作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推动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435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青年干部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身这场变革。

二、厚积薄发:柳州AI发展的底气

当前柳州市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催生新质生产力发展。出台柳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规划,吸引优必选、思必驰等龙头企业落户。智能改造中,全产业体系加速“智改数转”:上汽通用五菱建成全球首个岛式精益智造工厂,宝骏灵语智舱融合DeepSeek大模型,柳钢探索机器视觉、仿生四足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柳工5G装载机智能工厂实现“人、机、料、法、环”各要素全面互联,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已进入东风柳汽生产线协同实训……这些成果证明,柳州既有产业“硬支撑”,更有场景“软实力”,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舞台。

三、政策引领:国家战略与柳州路径的同频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明确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柳州作为全区经济大市,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更应在人工智能时代勇立潮头。当前,柳州正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成为新支柱;同时,力争每年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00项以上,为制造强市提供支撑。青年干部需深刻理解:柳州的AI发展,不是“为新而新”,而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走出“工业基因+智能赋能”的特色路径。

四、岗位实践:用AI赋能生态治理的青春答卷

作为一名负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生态环境系统基层干部,我始终以“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要求自己,积极学习使用人工智能,并深度赋能本职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效能。近年来,我和同事们聚焦“精准、高效、可持续”,完成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当好生态建设“指导员”。运用AI梳理环保政策,制作农村环境整治电子工具书,组织全市培训班讲授相关内容,2024年培训覆盖200余人次,让“一本工具书、一堂标准课”成为基层工作的“助力器”。二是当好治理进度“督导员”。建立“分析+摸排”机制,AI分析设施大数据清单,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问题排查整治方案》,持续推进设施运行问题整改,确保设施“建得好、用得久”。三是当好绿色发展“服务员”。推动融安县、柳北区利用乡村振兴资金建设试点项目,协助探索“庭院式智能水肥一体化”等新模式,联合五菱推进技术产业化。2024年自治区对柳州市绩效考评农村环境整治指标获满分,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专门发函表扬,相关经验在全区工作交流会上分享。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实干精神”的支撑——让技术“接地气”、治理“有温度”。青年干部应主动成为“AI+环保”的桥梁,让生态保护与AI应用同频共振。

五、青春担当:在政治、思想、行动中挺膺奋进

面对AI浪潮,我思考青年干部需从三个维度践行使命:一是政治担当,把准方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将人工智能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深化认识。二是思想破冰,拥抱变革。破除“路径依赖”,主动学习AI前沿技术,更好服务群众。三是行动落实,扎根一线。结合岗位,从小切口推动变革。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社会角色,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本职工作中做出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在平凡中活出精彩。

柳州的AI发展已按下“快进键”,我们既是“赶考者”,更是“答卷人”。让我们将个人奋斗融入柳州发展大局,用青春智慧书写人工智能发展与工业振兴、生态保护交相辉映的新篇章!惊奇柳州的未来已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变革者!让我们以青春之名,在柳州人工智能发展的画卷上,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

当前位置文章详细页:首页 > 群团工作 > 共青团工作
共青团工作
【青马工程·青年研讨分享(一)】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 共绘柳州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7-31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编者按:在柳州机关青年成长的赛道上,“青马工程”始终是淬炼初心的熔炉、砥砺担当的平台、指引方向的旗帜。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载体,它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滋养,用时代使命凝聚力量,引导机关青年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在知行合一中锤炼过硬本领。今年市直机关“青马工程”培训班上,围绕“柳州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机关年轻干部结合岗位挺膺担当”这一主题,学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柳州发展实践相融合,把对人工智能浪潮的思考与岗位履职的体悟相贯通,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生动诠释。

现刊发部分学员的感悟,旨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让大家在交流中互学互鉴,在共鸣中凝聚共识。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青春担当是这场攻坚征程的鲜亮底色。希望这些分享能成为更多机关青年的思想养分,激励大家以信仰为帆,树牢“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把智慧融入AI赋能千行百业的实践中,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让理想信念在挺膺担当中闪光,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注入青春力量。



我们常说,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可曾想过,当AI浪潮涌入柳州,我们的生活会绽放怎样的惊喜?清晨,AI衣橱根据天气、行程和心情,为你定制“会呼吸”的穿搭;早餐时,AI厨房根据你的体检数据用3D打印的食材制作出美味食物;出行路上,全息导航温柔提醒:“江滨公园有鱼群跃出水面,是否切换骑行路线?”朋友们,几百年前的人们想不到今天的生活,而我们今天畅想的,正是柳州明天更美好的生活——而书写这一切的,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

一、背景机遇: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柳州方位

柳州作为广西工业重镇,拥有汽车、钢铁、机械三大支柱产业,覆盖33个行业大类。近年来,我们以“老三样”焕新为抓手,推动“人工智能+”落地:2024年柳州新能源汽车完成生产77.6万辆,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突破300万辆。智能终端及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超五成,柳钢高技术钢材、柳工5G智能工厂等成果,正推动柳州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跃迁。

当前,“AI+”正在重塑千行百业。广西明确提出力争到2027年,形成100个标志性智能产品,打造10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柳州作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推动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435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青年干部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身这场变革。

二、厚积薄发:柳州AI发展的底气

当前柳州市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催生新质生产力发展。出台柳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规划,吸引优必选、思必驰等龙头企业落户。智能改造中,全产业体系加速“智改数转”:上汽通用五菱建成全球首个岛式精益智造工厂,宝骏灵语智舱融合DeepSeek大模型,柳钢探索机器视觉、仿生四足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柳工5G装载机智能工厂实现“人、机、料、法、环”各要素全面互联,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已进入东风柳汽生产线协同实训……这些成果证明,柳州既有产业“硬支撑”,更有场景“软实力”,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舞台。

三、政策引领:国家战略与柳州路径的同频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明确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柳州作为全区经济大市,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更应在人工智能时代勇立潮头。当前,柳州正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成为新支柱;同时,力争每年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00项以上,为制造强市提供支撑。青年干部需深刻理解:柳州的AI发展,不是“为新而新”,而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走出“工业基因+智能赋能”的特色路径。

四、岗位实践:用AI赋能生态治理的青春答卷

作为一名负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生态环境系统基层干部,我始终以“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要求自己,积极学习使用人工智能,并深度赋能本职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效能。近年来,我和同事们聚焦“精准、高效、可持续”,完成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当好生态建设“指导员”。运用AI梳理环保政策,制作农村环境整治电子工具书,组织全市培训班讲授相关内容,2024年培训覆盖200余人次,让“一本工具书、一堂标准课”成为基层工作的“助力器”。二是当好治理进度“督导员”。建立“分析+摸排”机制,AI分析设施大数据清单,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问题排查整治方案》,持续推进设施运行问题整改,确保设施“建得好、用得久”。三是当好绿色发展“服务员”。推动融安县、柳北区利用乡村振兴资金建设试点项目,协助探索“庭院式智能水肥一体化”等新模式,联合五菱推进技术产业化。2024年自治区对柳州市绩效考评农村环境整治指标获满分,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专门发函表扬,相关经验在全区工作交流会上分享。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实干精神”的支撑——让技术“接地气”、治理“有温度”。青年干部应主动成为“AI+环保”的桥梁,让生态保护与AI应用同频共振。

五、青春担当:在政治、思想、行动中挺膺奋进

面对AI浪潮,我思考青年干部需从三个维度践行使命:一是政治担当,把准方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将人工智能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深化认识。二是思想破冰,拥抱变革。破除“路径依赖”,主动学习AI前沿技术,更好服务群众。三是行动落实,扎根一线。结合岗位,从小切口推动变革。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社会角色,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本职工作中做出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在平凡中活出精彩。

柳州的AI发展已按下“快进键”,我们既是“赶考者”,更是“答卷人”。让我们将个人奋斗融入柳州发展大局,用青春智慧书写人工智能发展与工业振兴、生态保护交相辉映的新篇章!惊奇柳州的未来已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变革者!让我们以青春之名,在柳州人工智能发展的画卷上,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

主办单位: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20004168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158号
电话号码:0772-2825192、0772-2850514

主办单位: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20004168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158号     电话号码:0772-2660127、0772-28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