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工作
【青马工程·青年研讨分享(五)】做既懂AI又懂艺术的文艺工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01
来源: 市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中心    


为一名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的青年干部,7月17-18日我参加了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举办的第三期“青马工程”,通过讲授式教学、模范经验分享、小组自由讨论、实地现场学习等方式,我的政治素养、能力素质得到了提升,思路视野得到了拓展。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度赋能千行百业。我结合自身岗位围绕这一时代命题分享我的思考和感悟。

一、深刻认识人工智能对新时代文艺工作的重要性。近年来,柳州市以智能制造为抓手,积极谋划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探索智改数转网联“柳州模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与日俱增。从绘画软件里特效丰富的笔触选择,到音乐制作上借助AI生成特定旋律,再到文艺创作采用虚拟技术实现场景生成复原,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渗透到文化文艺领域,在降低创作成本和接触AI领域门槛的同时,为艺术创作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持。如何学会和AI互相协作,是文艺工作者的新挑战、新课题,同时也是新空间、新机遇。在这一历史性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年轻干部责无旁贷,必须勇立潮头,挺膺担当,争当发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二、作为文艺领域的年轻干部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当前,“版权”一直是文化文艺领域的热议焦点,工作中接触到的许多文艺工作者对运用AI进行文艺创作存在顾虑。在传统艺术创作中,作品往往蕴含作者独有的情感表达、生命体验与主观意识,AI算法生成下的作品大多被简化为数据模式,成品较为单一,且AI依赖人类投喂的大量训练数据(常包含未经授权的艺术作品),导致版权归属复杂化。今年以来,市委宣传部多次举办人工智能专题培训,从基础的AI软件学习运用,到结合柳州特色IP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可行性应用,给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拓宽了视野、启迪了思维。年轻干部不能做新技术的旁观者、新变革的被动接受者,而要做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拥抱者、有力推动者和坚定引领者。

三、要在人工智能浪潮中筑牢文艺工作的“根与魂”。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变革,虽然AI能够完成诸多基础工作,但作为文艺工作者和AI使用者,始终应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不能让AI把个人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抹杀掉,更要杜绝依赖和滥用AI抄袭、粗制滥造。人工智能时代赋予新时代前所未有的创作可能,但真正的艺术永远需要思想的温度。AI可以用,而且要大胆去用,但不能让它反过来控制你。作为文艺工作者,在使用AI创作过程中更要维护文艺创作的原创性,增强自身业务水平和鉴别能力,更好地运用AI进行文艺创作。

发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让我们以“久久为功”的韧劲,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在推动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挺膺担当、冲锋在前,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贡献文艺力量。


当前位置文章详细页:首页 > 群团工作 > 共青团工作
共青团工作
【青马工程·青年研讨分享(五)】做既懂AI又懂艺术的文艺工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01  来源: 市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中心   


为一名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的青年干部,7月17-18日我参加了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举办的第三期“青马工程”,通过讲授式教学、模范经验分享、小组自由讨论、实地现场学习等方式,我的政治素养、能力素质得到了提升,思路视野得到了拓展。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度赋能千行百业。我结合自身岗位围绕这一时代命题分享我的思考和感悟。

一、深刻认识人工智能对新时代文艺工作的重要性。近年来,柳州市以智能制造为抓手,积极谋划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探索智改数转网联“柳州模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与日俱增。从绘画软件里特效丰富的笔触选择,到音乐制作上借助AI生成特定旋律,再到文艺创作采用虚拟技术实现场景生成复原,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渗透到文化文艺领域,在降低创作成本和接触AI领域门槛的同时,为艺术创作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持。如何学会和AI互相协作,是文艺工作者的新挑战、新课题,同时也是新空间、新机遇。在这一历史性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年轻干部责无旁贷,必须勇立潮头,挺膺担当,争当发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二、作为文艺领域的年轻干部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当前,“版权”一直是文化文艺领域的热议焦点,工作中接触到的许多文艺工作者对运用AI进行文艺创作存在顾虑。在传统艺术创作中,作品往往蕴含作者独有的情感表达、生命体验与主观意识,AI算法生成下的作品大多被简化为数据模式,成品较为单一,且AI依赖人类投喂的大量训练数据(常包含未经授权的艺术作品),导致版权归属复杂化。今年以来,市委宣传部多次举办人工智能专题培训,从基础的AI软件学习运用,到结合柳州特色IP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可行性应用,给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拓宽了视野、启迪了思维。年轻干部不能做新技术的旁观者、新变革的被动接受者,而要做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拥抱者、有力推动者和坚定引领者。

三、要在人工智能浪潮中筑牢文艺工作的“根与魂”。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变革,虽然AI能够完成诸多基础工作,但作为文艺工作者和AI使用者,始终应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不能让AI把个人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抹杀掉,更要杜绝依赖和滥用AI抄袭、粗制滥造。人工智能时代赋予新时代前所未有的创作可能,但真正的艺术永远需要思想的温度。AI可以用,而且要大胆去用,但不能让它反过来控制你。作为文艺工作者,在使用AI创作过程中更要维护文艺创作的原创性,增强自身业务水平和鉴别能力,更好地运用AI进行文艺创作。

发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让我们以“久久为功”的韧劲,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在推动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挺膺担当、冲锋在前,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贡献文艺力量。


主办单位: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20004168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158号
电话号码:0772-2825192、0772-2850514

主办单位: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20004168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158号     电话号码:0772-2660127、0772-28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