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解读之十二
发布时间:2022-01-04
来源: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其价值意蕴丰富而深刻。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突出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三个共同愿景”第一位,并对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作出全面部署,这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团结全区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勇毅前行,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有壮、汉、瑶、苗、侗等12个世居民族和44个其他民族成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负有重要使命和特殊优势。长期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全区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始终坚守维护民族团结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20年广西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合家庭户数比2010年增长接近30%,少数民族混合家庭户数比2010年增长接近25%,这正是广西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的生动体现之一。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视察广西时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要求我们“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总书记对广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良好局面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广西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的期待与鞭策。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嘱托,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生命线,按照党代会部署要求,推进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强调,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把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报告强调,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好经济社会建设、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引导全区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持久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绝不能简单理解为民族工作,如果这样,那就把它理解小了、理解窄了、理解低了。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的重要论述,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端重要性,从民族工作的短板弱项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针对性,从民族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紧迫性。要坚持共同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有机结合、民族发展与区域发展融会贯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领域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和美好愿景,才能更好地汇聚起全区各族人民的强大力量、共同实现建设壮美广西的宏伟目标。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是广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载体。报告从模范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用好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政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扩面、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等方面,提出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重大任务和具体举措,必将促进全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的就是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方方面面。要不断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建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使5700万壮乡儿女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当前位置文章详细页: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解读之十二
发布时间:2022-01-04  来源: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其价值意蕴丰富而深刻。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突出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三个共同愿景”第一位,并对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作出全面部署,这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团结全区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勇毅前行,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有壮、汉、瑶、苗、侗等12个世居民族和44个其他民族成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负有重要使命和特殊优势。长期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全区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始终坚守维护民族团结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20年广西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合家庭户数比2010年增长接近30%,少数民族混合家庭户数比2010年增长接近25%,这正是广西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的生动体现之一。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视察广西时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要求我们“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总书记对广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良好局面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广西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的期待与鞭策。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嘱托,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生命线,按照党代会部署要求,推进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强调,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把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报告强调,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好经济社会建设、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引导全区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持久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绝不能简单理解为民族工作,如果这样,那就把它理解小了、理解窄了、理解低了。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的重要论述,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端重要性,从民族工作的短板弱项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针对性,从民族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紧迫性。要坚持共同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有机结合、民族发展与区域发展融会贯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领域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和美好愿景,才能更好地汇聚起全区各族人民的强大力量、共同实现建设壮美广西的宏伟目标。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是广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载体。报告从模范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用好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政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扩面、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等方面,提出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重大任务和具体举措,必将促进全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的就是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方方面面。要不断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建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使5700万壮乡儿女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主办单位: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20004168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158号
电话号码:0772-2825192、0772-2850514

主办单位: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20004168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158号     电话号码:0772-2660127、0772-2850514